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【广西日报】大新制糖何以领先?人工智能赋能
发布时间:2025-08-18
来源:广西日报https://ssw.gxrb.com.cn/json/interface/epaper/api.php?name=gxrb&date=2025-08-06&code=007&xuhao=7
作者:江玮、农艺川

2025年8月6日,《广西日报》刊发广西糖业集团《大新制糖装上“智慧大脑”》,全文如下:
当制糖这一延续千年的甜蜜事业遇上人工智能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广西糖业集团大新制糖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大新制糖公司”)的回答是:生产效率提升20%、一级A白砂糖产率实现100%、人工成本降低80%……数据见证了人工智能的澎湃动能。
日前,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第二批广西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产品、垂直领域模型和典型案例名单,大新制糖公司“制糖生产数字化驱动及智能化管理”成功入选。
长期以来,甘蔗品质波动大、生产依赖经验判断、能耗居高不下、品控稳定性不足等问题,是制约制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。面对挑战,大新制糖公司构建起覆盖“甘蔗进厂—压榨提纯—澄清蒸发—结晶分蜜—仓储物流”全流程智能体系,推动传统制糖模式从生产驱动向数据驱动跨越。
农务信息化,打通产业链最初一公里。糖料蔗的新鲜度直接决定产糖品质。通过搭建农务信息管理系统,将蔗区信息、估产、调度派车等环节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,创新开发无人值守自动派车、过磅系统,让“派车—排队—过磅”从人脑决策变为模型驱动,糖料蔗砍收入榨时间从2—3天压缩至1天,24小时内入厂的糖料蔗超60%,从源头上保障了原料品质。
生产智能化,工艺升级实现质效双升。在生产环节,DCS、PLC控制系统为生产线装上“智慧大脑”,通过智能化设备与在线优化技术,实时掌握生产全流程及设备状态,实现工艺环节的精准调控。这一革新,日榨蔗量从8372.33吨提升至10000吨以上,效率提升近20%;一级A白砂糖产率从52.98%跃升至100%。
工厂自动化,机器人上岗促进降本增效。自动卸蔗、自动煮糖、自动装包码垛……随着一批技改项目落地,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各司其职,替代了传统人工操作。仅成品糖装包工序,人工成本降低80%以上。自动化转型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,更通过标准化操作提升了生产稳定性。
“未来,广糖集团将以信息化、数字化手段构建全流程、全工序模型,努力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、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,推动科技创新活力转化为企业竞争力。”广西糖业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李慈军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