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【广西台综合广播】“人工智能+”赋能|广糖集团大新制糖公司甜蜜事业再升级
发布时间:2025-08-04
当制糖这一延续千年的“甜蜜事业”遇上人工智能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在广西国控集团所属广西糖业集团大新制糖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大新制糖公司),答案已然清晰:生产效率提升20%、一级A白砂糖产率实现100%、人工成本降低80%……一组组亮眼数据,见证着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为传统制糖业注入的澎湃动能,更折射出传统产业向智能化、数字化转型的坚定步伐。

日前,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第二批广西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产品、垂直领域模型和典型案例名单,大新制糖公司“制糖生产数字化驱动及智能化管理”成功入选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典型案例名单,展现了该公司在人工智能与制糖生产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实力。
长期以来,甘蔗品质波动大、生产依赖经验判断、能耗居高不下、品控稳定性不足等问题,是制约制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“拦路虎”。
面对挑战,大新制糖公司将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确立为核心战略,构建起覆盖“甘蔗进厂-压榨提纯-澄清蒸发-结晶分蜜-仓储物流”的全流程智能体系,推动传统制糖模式从“生产驱动”向“数据驱动”跨越,释放“甜蜜”新效能。

农务信息化,打通产业链“最初一公里”。糖料蔗的新鲜度直接决定产糖品质。通过搭建农务信息管理系统,大新制糖将蔗区信息、估产、调度派车等环节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,创新开发的无人值守自动派车、过磅系统,让“派车-排队-过磅”从“人脑决策”变为“模型驱动”。糖料蔗从砍收到入榨的时间从2到3天压缩至1天,24小时内入厂的糖料蔗占比超60%,从源头上保障了原料品质,为后续生产筑牢根基。
生产智能化,工艺升级实现“质效双升”。在生产环节,DCS、PLC控制系统如同为生产线装上“智慧大脑”,通过智能化设备与在线优化技术,实时掌握生产全流程及设备状态,实现工艺环节的精准调控。这一革新,使日榨蔗量从8372.33吨提升至10000吨以上,效率提升近20%;一级A白砂糖产率从52.98%跃升至100%,不仅打破了依赖经验的传统生产瓶颈,更树立了行业品质新标杆。
工厂自动化,机器人上岗促进“降本增效”。自动卸蔗、自动煮糖、自动装包码垛……随着一批技改项目落地,机器人在生产线上“各司其职”,替代了传统人工操作。仅成品糖装包工序,人工成本降低80%以上。自动化转型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,更通过标准化操作提升了生产稳定性,让“机器换人”真正换出了效率与效益。
“我们集团每家制糖企业都在全力推动‘人工智能+’行动,让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深度融合。”广西糖业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李慈军表示,下一步,广糖集团将以信息化、数字化手段构建全流程、全工序模型,努力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、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,推动科技创新活力转化为企业竞争力。